第一个淡化文体可能是一种趋势,北京之前几年明确一道议论,一道继续,今年有可能都改成文体不限了。淡化文体是否意味着难度降低?我不这么认为,因为首先有一个识别的考察,虽然它文体不限了,但是我们看这几年就这几道模拟题,明显有一个适合写议论文,明显有一个适合写记叙文,能不能分别的出来,你要把那适合写议论文的写了记叙文,我猜分不会很高,反之亦然,所以第一考你识别,第二考什么?阅卷,以前第一道题是议论,第二道题是记叙的时候,你在答答题卡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。可是现在不一样了,你选哪道题,一旦它淡化了文体之后,你都有可能写议论文或记叙文,也就意味着老师分了组了,两类文章都有可能批到,假设你是阅卷老师,一上午批500份卷子,批到最后你更愿意看到一篇议论性的,还是更愿意看到一篇文学性的,我肯定愿意看一篇小说散文这种类型的,我批了300多篇议论文了,都按照一个题目写的都是论点论据论证,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说非议论性的问题可能会吃香,这是淡化文体之后的一个结果,这个点要注意。
什么叫实用性?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但这是非连续文本阅读里的标配,因为本来就叫实用类文本阅读,可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趋势是往古诗文方面开始下放了,我们现在希望大家看完一个文言文或古诗词,也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,时不时让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,联系感悟等等。我们能不能选择性的思辨性的去接受,都可以通过这道题加以考察,这道题看着挺高大上的,往往难度也比较高,但这类考实用性联系实际的题有一个特征,就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,他只有一个所谓的评分标准,这是两回事,没有标准答案就意味着你联系自己的生活,只要你能言之成理即可,当然你也不可能完全散开写,也得在文章内容的基本理解的基础上,所以大家千万要答。
《论语》、《红楼梦》今年是个重点,难度会上升,以前是这俩都考,去年第一年考的时候,《论语》、《红楼梦》各出一道题,这加一块可能有个10来分,但是今年他有可能只考一个,假如只考一个《红楼梦》,这十几分就都给《红楼梦》了,是可以考得很深的,但是备考两个都要准备。所以说难度上升了,对大家要求高,所以我们说第一个方向就是考察的范围会变广。
篇幅长题型新
枕戈待旦,誓破楼兰!2022高考就在眼前,如果说高考语文是第一场考验,那高考作文就是重中之重!想要在最后阶段冲刺提分?这份锦囊考前必看!6月3日,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语文教研员王丹宁老师受邀北京日报“决胜高考”直播间,从7大热门题型入手,为你深度讲解高考语文冲刺备考技巧,揭示高考作文的秘密。
第三个特点就是三道微写作明显的两极分化,这个明显的两极分化有两个含义,第一个是大家选择上,大家都更愿意去选择说理性的微写作,所以选择的人特别多,我们现在说理性微写作恨不得有两道,所以选那个人特别多,它竞争力就高,最后选抒情少,你的竞争对手就少,可能拿高分就更容易,当然你也得会写,你得知道间接抒情都有哪些方法,你得练过,你从头到尾“啊,啊”肯定没分,所以这是出题两极分化。
以下为本次直播精华实录
比较阅读说白了就是给你布置一篇诗作,然后让你们放到一起来比比,找找它们的共性。有时候选的作品是大家教材里学过的,有的时候干脆就给你来两篇新的,两首诗你都得读,阅读量就上升了,但也别怕,凡是能摆到一起的,他们之间必然存在共性,也必然存在个性,只需要在阅读的时候重视这个,主观简答题咱们就搞定了。两首诗放在一块,共性个性一目了然,所以读的时候可以有趋向性。这是我们今年可能出现的比较阅读热,还有一种较简单的比较阅读是给你一篇诗词,但是选项里安排了,客观选择题里边4个选项各有4句诗让你比较,主观简答题中题干放几句诗让你比较,也算是比较阅读,找共个性就好。本质上还是咱们常考的那些主旨、情感、意象、意境、内容分析等。
重逻辑重实际
刚刚我们说非连续性文本的时候,我们提到了一个政治,这里我们又强调了一个,区别是什么?毕竟是文学类,他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体现政治,它只在主旨上体现,比如说爱我中华这样的宏观主旨,包括爱祖国、爱广大河山、爱人民等等。比如文化自信、文化自觉这样的主旨,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,关注华夏民族的历史等等。这样我们都说它是比较具有政治化的,什么样的散文主旨是没有政治化的,比如亲情、友情、爱情,这种人间真情、师生情、同窗情,还有像自然造化这类的,像思乡恋土怀念自己故乡的,但大家发现没有,其实这些非政治化的在理解上难度都较低,所以主旨政治化之后,再加上学术化,必然会增加文学的论文阅读的难度,这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一些方向。
文章来源:《语文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ywyjgw.cn/zonghexinwen/2022/0607/1142.html